查看原文
其他

庆祝国庆|永恒的旋律——五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歌曲赏析(2)

2017-10-01 在水一方 图说老电影

前言

 硝烟四起的革命年代早已离去,纯真质朴的激情岁月悄然走远。那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都存放在胶片的记忆中,珍藏于心灵深处。那些曾感动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影片,伴着“传世之声”永恒的旋律,延续至今。


《草原晨曲》


《草原晨曲》

词:玛拉沁夫   曲:通福   原唱:长影乐团合唱队

        电影《草原晨曲》是一部表现内蒙古人文风情,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的优秀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1959年联合摄制。影片讲述的是以蒙古族青年胡合、加米扬和汉族青年张玉喜为代表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由普通牧民变为钢铁工人,在美丽的草原上建设新兴城市的故事。

        那是一个战天斗地、忘我劳动、开发荒原、建设边疆的火红年代!同名电影主题歌《草原晨曲》,用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带着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乐观而富于生气与激情地赞美了军垦屯边战士的生活,抒发了火红年代澎湃的激情。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幸福不会从天降》 

词:马烽   曲:张棣昌   原唱:温明兰

《人说山西好风光》

词:乔羽   曲:张棣昌   原唱:郭兰英

        1959年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电影中,长影拍摄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曾经在青年人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是一部反映新中国农村生活的最有代表性的优秀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赞歌的故事。

        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的金迪,1959年在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成功扮演了热情大胆、勇于追求理想与爱情的农村青年孔淑贞,轰动全国,其后参演了影片《笑逐颜开》。《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笑逐颜开》都被评为十年国庆大典献礼片。

        李亚林从五十年代走上银幕,前后拍摄了二十多部影片,正面、反面、中间人物他都演过。他的戏路比较宽,表演很有激情、很真实,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性格演员。在其代表性作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李亚林的表演朴实、自然,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感,比较全面地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技巧,这部影片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喜爱。李亚林以其质朴、正气、阳刚的气质为观众奉献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

        《幸福不会从天降》这首插曲,当年在群众中流传很广。该歌选用了山西民歌风味的音调写成,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音域不宽,旋律流畅、自然,容易上口。歌词质朴而深刻,道出了“幸福不会从天降”这个真理。 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六十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永不消逝的电波》


《延安颂》

词:莫耶   曲:郑律成   原唱:吕骥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优秀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题材的电影,1958年出品。影片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于普通平常的家庭生活中,着力塑造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

        孙道临位列新中国22大明星。他的外在魅力与他的人格魅力等同,他的艺术成就与他的著名一样熠熠生辉。他所饰演的李侠这个人物的形象,也将永远不会从我们记忆中消逝。

        《延安颂》创作于1938年4月,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全曲以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千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时代精神——延安精神,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力量。歌曲倾注了作者对革命圣地满腔热情的由衷的赞美,结尾处二声部合唱把全曲推向高潮。


 《洪湖赤卫队》

《洪湖水浪打浪》

词:梅少山、张敬安、欧阳谦叔   曲:张敬安、欧阳谦叔   演唱:王玉珍

        1930年的夏天,国民党保安团乘红军主力部队离开洪湖开辟新区之际,纠集当地的地主武装卷土重来,妄图复辟。留在原地坚持斗争的洪湖赤卫队和革命群众,为保卫人民政权,纷纷起来奋勇杀敌。影片改编自同名舞台歌剧,讲述赤卫队队长刘闯、党支部书记韩英的英雄故事。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吸纳湖北民间音乐元素,借鉴西方歌剧手法,气息宽广,旋律优美,赞美了洪湖美丽的风光和善良的人们,是一部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其中,《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盼天下劳苦大众都得解放》等唱段成为中国歌剧电影的经典。


   《阿诗玛》


《一朵鲜花鲜又鲜》

词:葛炎、刘琼   曲:罗宗贤、葛炎   原唱:胡松华、杜丽华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

词:葛炎、刘琼   曲:罗宗贤、葛炎   演唱:胡松华、杜丽华

        在撒尼族的传统节日里,阿黑射箭、摔跤都战胜了富家子弟阿支,夺得了彩绸,与阿诗玛互订终身。阿支垂涎阿诗玛的容颜,使尽各种诡计拆散这对人间眷侣,他搬开了锁住洪水的兽头,洪水淹没了他们,待阿黑挣扎起来后,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山石。

        《一朵鲜花鲜又鲜》是1964年电影《阿诗玛》的插曲,将阿诗玛与阿黑哥的甜蜜爱情与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富于了这首歌。生动演绎出阿诗玛和阿黑哥的传奇爱情故事,唱响了深埋在人类心底真挚的爱,曾随电影一起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马玲儿响来玉鸟儿唱》是一首充满云南彝族撒尼风味的音乐作品。它用优美抒情的曲调,歌颂纯洁坚贞的美好爱情;用活泼欢快的旋律,表现追求幸福生活的愉快和热情,反映了撒尼人反抗压迫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意志,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戏剧效果和音乐艺术魅力。曲调跌宕起伏,词意比喻生动,并富有撒尼民歌特点的衬词,经男女声对唱和男女声二重唱演绎,更具恋歌特色,是一首广受欢迎的抒情歌曲。 


《战火中的青春》


《战斗进行曲》

词:韩塞 集体改词   曲:王佩之   演唱:李世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9757urq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是一部经典战争军旅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讲述的是我军在1947年坚苦的革命战争中,女扮男装的解放军副排长高山和排长雷振林革命友谊的故事。影片洋溢着澎湃的革命热情和诚挚亲切的阶级友爱。

        庞学勤是五、六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影坛上的一位独具风貌的“正派小生”。他的形象俊郎,儒雅;做人正直,低调。《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雷振林,是庞学勤在银幕上塑造得最生动、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他曾塑造多位经典角色。2015年获得国家颁发的抗战七十周年纪念勋章。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的庞学勤戏里戏外就如那皎洁的月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战斗进行曲》是战争年代部队里创作的军旅歌曲,与抗战时期大多数军歌的凝重、威武不同。这首歌轻快、活泼,以战士的口吻唱出了解放军的高昂士气与必胜信念;唱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藐视敌人,对胜利充满信心的豪情,在部队中广泛传唱。        


青春之歌


《五月的鲜花》

词:光未然   曲:阎述诗   原唱:冼星海

        1959年拍摄的电影《青春之歌》,描述了女青年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只追求个人自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影片在集中着力刻画林道静、卢嘉川等艺术形像的同时,也展现了广阔的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谢芳以自己细致、鲜明、准确的出色表演,实现了广大观众所企盼的与林道静形象的完美重合,并借以一炮走红,荣登新中国22大影星行列。

     1935年,著名诗人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五月的鲜花》。在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教师的东北籍作曲家阎述诗被这首小诗深深地感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谱曲。1937年,冼星海在一次万人聚会上,一字一句教唱《五月的鲜花》,使得此歌迅速流传,成为了学校、一些抗日团体受欢迎的歌曲。由于受当时环境的限制,这首歌有别于其他抗日歌曲。它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音乐教师出身的阎莉莉对父亲的作品是这样阐述的:首先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歌曲《五月的鲜花》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从校园传向四面八方,成为鼓舞抗日士气的战歌。   

 

《怒潮》

 

《送别》

词:郑洪   曲:巩志伟   原唱:孟贵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271u7agy&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27年5月21日,湖南爆发了“马日事变”,大批共产党员、工农群众和爱国志士被杀害,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在党的帮助下,邱金从一个复仇主义者,成长为一个红色的指挥员,他响应毛委员的号召,领导工农自卫队,举行了暴动。

        在《怒潮》中,张平饰演了深孚众望、虎虎有生气的农会委员长邱金。张平在银幕上塑造了四十多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的表演富于激情、准确;风格深邃、质朴,大气、浓重;个性鲜明、贴近观众。给人的印象多是大气稳重,铁血正义,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他是中国影坛上塑造银幕形象较多的演员之一,1962年被评为共和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送别》是1963年电影《怒潮》的主题曲。这首歌是在影片中农友们含泪相送他们的领路人之时,唱的一首凄楚、悲壮的送别曲。歌曲痛而不悲,忧而不伤,歌声将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感情深沉地交织在一起,抒发了革命人民对党对战友的深情厚谊。这首主题曲感情深沉细致,旋律宛转流畅,在烘托电影主题、创造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

  

《枯木逢春》


《重逢》

词:郑君里、王炼、文牧   曲:葛炎   原唱:姜佩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58hrjye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影《枯木逢春》,是一部医疗卫生题材的优秀故事片,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1年摄制。片中讲述的是失去爹娘的苦妹子在新旧社会的不同命运以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重视和关怀的故事。上官云珠在片中饰演方妈妈 。

        上官云珠是四十年代著名的当红演员,因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等经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而蜚声影坛。上官云珠的表演真挚、自然,善于塑造身份、性格、气质迥异的人物形象,她于1962年入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

        1955年冬,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和“限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广大农民群众解除了疾病折磨,恢复了健康,枯木又逢春,铁树开春花。抒情色彩浓郁、旋律优美动听、颇具江南情调的插曲《重逢》,正是表达了他们幸福喜悦的心情。  


《大浪淘沙》


《大江东去浪淘沙》

词:郑国江、鲍比达   曲:车明   演唱 : 罗荣巨 、广州乐团合唱队

        《大浪淘沙》是1966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再现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四个结拜兄弟在历史洪流中分别走入不同的道路的故事。

        于洋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五十多年从影生涯中,塑造了许多英勇、机智、刚毅、奔放的艺术形象,他演的角色倾倒了无数观众。于洋于六十年代初被推为观众喜爱的22大明星之一。

        电影在雄壮有力的主题曲《大江东去浪淘沙》的合唱中开始,而影片的结尾仍伴随着坚定的、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浪淘沙》合唱,展现的是与工农结合的共产党人行军的壮丽画面。革命的成功,旧世界的推翻,离不开进步知识分子与工农武装的紧密结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坚定信念的革命先驱。时代拣选的是什么人,淘掉和沉下去的是什么人,青年人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持守怎样的价值观——这应该是《大浪淘沙》这部电影让观众思考的。


相关链接:

庆祝国庆|永恒的旋律——五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歌曲赏析(1)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1)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2)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3)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4)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5)

经典港台影视歌曲(6)

中国四大名著影视歌曲赏析(1)

中国四大名著影视歌曲赏析(2)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1)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2)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3)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4)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5)

中国优秀电视剧歌曲集(6)

港台电视剧歌曲集锦(1)

港台电视剧歌曲集锦(2)

港台电视剧歌曲集锦(3)

港台电视剧歌曲集锦(4)

港台电视剧歌曲集锦(5)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1)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2)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3)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4)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5)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6)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7)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8-1)

一首歌一部电影——70/80年代电影歌曲精粹(8-2

一首歌一部纪录片——70/80年代纪录片歌曲精粹(上)

一首歌一部纪录片——70/80年代纪录片歌曲精粹(下)

一首歌一部纪录片(3)——记住乡愁

音乐电视专题片《九州方圆》

谍战电视剧音乐欣赏(一)


编辑:阿康

投稿邮箱:327477673@qq.com



欢迎投稿  支持原创

如果您喜欢此文章,请给本文作者点赞打赏,谢谢!


ios(苹果手机)用户支持通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支持

图说老电影|关注我  温暖你

以图文形式  诠释老电影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